10月19日,校黨委書記龍治剛應邀為我校承擔的“國培計劃(2017)”陜西省項目區縣薄弱學科送教下鄉培訓項目學員作了題為《國學智慧與教師素養》的專題報告。體育教學研究部負責人、國培項目學員及我校部分師生聽取了報告。報告會由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樊景博主持。
報告中,龍治剛首先就國學的概念、范疇、精神內涵等作了解讀,他指出,國學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合,更是動態的概念、開放的體系,不僅包括先賢智慧、經典史籍,更包含當前時代下大眾對傳統思想文化的完善和發展。他以梁啟超、王國維、陳寅恪、趙元任、吳宓等國學大家的事跡為引導,展示了國學的廣闊背景和深刻內涵。他指出,從龐大的國學文化中汲取營養來提升自身素質、加強自我修煉,不僅有助于個人實現“修身、齊家”的傳統理想,更是實現“治國、平天下”遠大抱負的必然要求。最后,龍治剛結合教師職業素養的基本要求,對國學當中值得深入了解和學習的文化價值作了闡述,寄語廣大教師在生活工作和教書育人中堅持 “立德修身”,不斷提升自我素養、提高思想水平,深化對國學精髓的理解,肩負起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和義務。

龍治剛強調,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承前啟后、繼往開來新時代的指示,為當前精神文化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,對我們深入領悟國學內涵、發展國學思想提出了新的要求,我們要進一步發揚國學智慧、加強自我提升和修煉。
整場報告觀點新穎、內容豐富、條理清晰,學員們在聽取報告后表示深受啟發、獲益匪淺,并立志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強學習,不斷提高自身修養,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更大貢獻。
(文/王葉 圖/王霄飛 編輯/彭麗娟 審核/劉麥霞)